7月7日,由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牵头,10家知名三甲医院联合参与发起,复星诊断协办的“原发性高血压人群高敏肌钙蛋白I水平分布多中心研究”方案研讨会,在线上顺利召开。
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由遗传、环境、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慢性疾病,占所有高血压患者的90% - 95%(高血压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1]。作为全球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原发性高血压隐匿性心肌损伤问题亟待破解。
《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3》指出,我国心血管现患人数已达3.3亿,其中高血压患者占2.45亿[2]。长期原发性高血压会导致心肌纤维化、细胞肥大及微血管病变,而高敏肌钙蛋白I(hs-cTnI)作为心肌损伤的"哨兵",可灵敏捕捉微小心肌损伤信号。但目前,对于中国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hs-cTnI水平的分布特征及其与年龄、性别、血压水平等因素的关系研究仍较为匮乏。
本次多中心研究创新性采用大样本分层研究设计,首次系统解析中国原发性高血压人群hs-cTnI分布规律。研究将基于年龄、性别、血压分级等多维度进行亚组分析,建立具有中国人群特征的hs-cTnI参考谱系。研究成果有望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肌损伤早期预警提供科学依据,并为急诊胸痛伴随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急性心肌梗死(AMI)的识别提供参考,从而优化临床管理策略。
在致辞环节,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卢志明教授表示,原发性高血压发病率逐年上升且趋于年轻化,若未有效控制,将导致动脉硬化、心肌肥厚、纤维化,最终可能引发心衰等严重后果。通过高敏肌钙蛋白水平的监测,能够早期预警心肌损伤,预防原发性高血压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期待与各中心研究单位共同努力,尽快落实研究方案,为精准医疗和疾病预防贡献力量。
会议上,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王长印教授对研究背景和目的进行了系统介绍。王教授指出,本项目是一项多中心、横截面研究,旨在系统性研究hs-cTnI在中国原发性高血压人群中的分布特征,分析其与患者基本特征、血压水平等因素的关系,建立中国原发性高血压人群hs-cTnI分布的基础数据,为原发性高血压心肌损伤的早期干预、识别高危患者群体,指导临床治疗策略的制定提供更有力的依据。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刘玲玲教授详细介绍了研究方案,涵盖研究设计、纳入与排除标准、标本数量及分布、样本收集与保存等关键环节。刘教授指出,该项目将联合多家医院开展协作研究,借助复星诊断的检测技术,确保数据采集的一致性和准确性。通过深入探索不同年龄、性别等因素下原发性高血压人群的hs-cTnI分布特征,为制定全国适用的原发性高血压人群心血管疾病管理方案提供关键支撑。
各参与单位的临床与检验专家积极探讨研究方案的可行性,对纳入和排除标准、标本数量和分布、数据收集和分析等内容进行了深入交流。与会专家对该项目的意义给予了高度肯定,并表示将积极参与项目试验,为后续研究的顺利开展打下坚实基础。
作为多中心研究公共检测平台,复星诊断致力于心血管检测领域的技术研发与产品落地,目前公司已成功开发并提供心脏标志物6项检测项目(hs-cTnI、cTnT、MYO、CK-MB、BNP、NT-proBNP),依托F-i6000/F-i3000/F-i1000系列自研全自动化学发光检测分析系统,具备"稳、准、快"的显著优势。此次多中心研究将同步验证复星诊断检测系统的临床适用性,推动国产检测试剂和设备与临床研究的深度协同,助力心血管疾病检测领域的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疾病预防控制局.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 年)[R].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20.
[2]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 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3. 中国循环杂志, 2023, 38(6): 521-530.